2012年冬,北京馬可波羅酒店門口,兩個年輕人正在等車。一輛出租車停在門口,司機探出頭,“哪位約的車?”滴滴出行CEO程維擺擺手,得意的看向身旁的美團CEO王興。
就在剛剛結束的飯局上,程維向王興展示自己的作品“嘀嘀打車”,不料王興只看了一眼,一盆冷水澆下來,“這個產品注冊流程設計的太垃圾,你看看現在的互聯網產品,哪里還有需要注冊的。”
這件舊事,在四年后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,被重提。王興已經記憶模糊,“我不習慣用垃圾兩個字,當時說用戶體驗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。”程維笑笑,“其實我也覺得那個設計挺垃圾的。”中國互聯網圈王興對產品很有洞見,之后的故事也佐證了這一點。
事后外界才得知,這款被王興視為“垃圾”的產品,是外包公司找一位山東的中專老師帶著學生鼓搗出來的。也正是這個產品讓早期的滴滴一時間陷入僵局,直到原百度技術牛人張博加入,并用了近一年時間重新研發打磨產品。
兩位看似毫無交集的男主角在之后的4年多時間里,上演了兩場頗為相似的商戰大戲。地推巷戰、融資阻擊、資本寒冬……最終以合并的方式掃清戰場,堪稱中國O2O戰場的經典戰役。
2016年將過,這一年里他們完成了跑馬圈地的加速狂奔,O2O戰局趨穩,行業巨頭的頭部效應正在顯露。但是,戰場沒有中場休整,下半場已經如約而至。正如王興引用錢穆的話,“過去未去,未來以來”。沒錯,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是交織在一起的。
2017年,王興和程維又將重新站上“下半場”起跑線。如果說BAT這些互聯網前輩已經完成人和信息、信息和信息的連接,搭建起互聯網的“水電煤”生態。王興等互聯網“少壯派”完成人與交通工具、人與吃喝玩樂的物理連接后,他們的眼光已經投向“下半場”——技術創業、產業融合和國際化。一場觸達傳統產業鏈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。
地址: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歡樂港灣9號海府生態大廈D棟701室
Address:Room 701, Building D, Haifu Ecological Building, No. 9 Happy Harbor, Xin'an Street, Bao'an District, Shenzhen
電話:0755-83826387
傳真:0755-83821813
手機:18925204075
郵件:chenying@sunny-time.com
網址:www.silverseacondo.net